东方电热:300217东方电热调研活动信息20230116
2023-01-16 09:25:08
来源:中财网
(资料图)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 | ?特定对象调研 □分析师会议 □媒体采访 □业绩说明会 □新闻发布会 □路演活动 ?现场参观 □其他 |
参与单位名称及人员姓名 | 中银国际:陶波 曹鸿生;德迅投资:沈鑫;华能贵诚信托:席徐昇;混沌投资:周展立 吴涛;中欧基金:郑思恩;冲积资产:靳昕;长江证券:易轰 |
时间 | 2023年1月12日 11:15至15:00 |
地点 | 江苏泰兴(全资子公司东方九天)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姓名 | 副总兼董秘孙汉武;董事、东方九天董事长助理朱晓龙;东方九天销售总监李严洲 |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介绍 | 风险提示:本次调研涉及未来计划、预测、预计等均不构成本公司对任何投资者及相关人士的实质承诺。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均应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并应当理解计划、预测及预计与承诺之间的差异。 问题1、关于2万吨预镀镍项目进展及后续计划 公司目前2万吨预镀镍募投项目进展顺利,进度略超预期。整个项目进度计划没有变化,2023年一季度试车及产线磨合和优化调试,二季度产能爬坡,三季度目标是具备全产能能力。 公司根据了解的各方面信息,认为市场上 4680大圆柱电池的推广开发进度比预期有所加快,2023年下半年大圆柱电池开始需求放量的可能性极大,大批量需求预计在 2024年出现;随着国内疫情好转、经济复苏,公司对消费电子领域预镀镍材料的需求恢复增 |
长也抱有极大地信心。 问题2、客户推广方面有没有新进展? 市场推广方面,公司 2022年与无锡金杨、东山精密均签订了供货框架协议,其它一些目标客户的材料验证也基本上完成了第一阶段的材料冲制性能验证。近期,公司与 LG的合作持续加强,根据客户的新要求改进后的新预镀镍材料及其冲制制品已经发往韩国 LG总部做验证。公司也通过国内目标客户将预镀镍材料及其冲制制品发往美国某知名新能源汽车企业做报备及性能验证。我们期望在2023年上半年能有好的结果出现。 问题3、市场价格变化及未来价格走势?公司与客户的定价模式、结算方式如何确定? 市场价格方面,锂电池用预镀镍材料市场价格 2022年保持平稳上涨态势。2022年初新日铁产品国内报价在1.9万元/吨,目前价格稳定在 2.2-2.4万元/吨之间。公司的报价原则上低于新日铁至少2000元/吨,目前预镀镍材料的吨净利在3000元左右。 整体上,未来价格走势还是要由供需关系来决定。2023年,新能源车增长带来的锂电池材料需求增长是确定的,不确定的是经济恢复程度。如果经济恢复程度也相对较好,那就会供小于求,对预镀镍生产企业更有优势,拥有更强的议价能力。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速度来看,最近这几年总体还是供小于求的,价格存在进一步上涨的可能性。 关于定价模式,公司基本上采用的是一口价定价模式,谈价格的时候把基材和镍价的因素都含在里面了,定价后原材料的跌和涨都由公司承担后果。加工费模式目前基本没采用。 未来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应用领域,定价模式基本会不变,但定价考虑的价格影响因素会有增减变动,通常会根据供需关系、需求量、合作关系、品质要求、检测项目多少等综合考虑成本,然后确定报价。比如动力类和消费类对产品的品质要求不一样,动力类的要求一般会更高一些,要求我们做的检测项目就会更多一些,成本或费用相应的也会多一些。上述几个因素叠加到一起,都会影响到价格。 动力领域目前正在验证过程中,目前的2万吨主要是消费领域。 |
一口价是基于报价时的基材价格和镍价,不是一成不变的。未来动力类定价更可能是签一个长协订单,然后每个季度调整一次,价格随行就市。 问题4、国内预镀镍项目的建设周期有多长?国外的呢? 东方九天2017年成立,公司目前在建的2万吨预镀镍募投项目是利用了原有项目的申报批准文件,在不改变项目规划产能的前提下对项目产品结构做了微调,所以审批手续相对方便快捷,建设周期相对较短。公司拟规划建设的后续预镀镍扩产项目,环评、能评、安评等前期审批手续目前正在同步进行,按照常规的进度,能够在6个月内全部完成就算是非常快的。做一个投资项目,从立项开始,国内的环评、能评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我们没有直接了解过国外的情况,不知道海外有没有,也不知道具体需要多长时间。我们之前通过国内的证券研究机构有侧面的了解,据说韩国和日本也有必要的项目投资审批程序,但效率不如国内,审批较慢。 设备制造和项目建设周期,按照我们中国人的节奏和速度,往往快于国外,差不多12个月的建设周期。海外总体效率应该不及我们。 问题5、东方九天加工费变动因素有哪些? 整体来看,变动因素比较大的就是镍价,镍价波动比较快。2022年价格上涨,主要原因是镍价上涨;其次是根据国际友商价格上涨跟随调整。由于目前我们绝对量不大,所以相对灵活一点,后面量上来的话,定价会更有针对性,更明确。 问题6、如果从整个产业链来看,比如从最开始的这个钢带原料环节,然后到咱们这个预镀镍环节,热处理环节,包括像后端这个冲压环节,壁垒排序怎么样?有其他钢厂布局做电池钢基带吗? 从炼钢到预镀镍钢带这块,技术壁垒就已经占了百分之八九十以上,后续工序可复制性就比较强了。炼钢壁垒肯定是比较高,到目前为止,整个行业内认可的,国内就宝钢一家,其他家也有在布局做电池钢基带的,具备潜在的竞争力,但可能还需要时间;我们这个环节的行业壁垒也是比较高的,因为涉及到电化学表面处理且积淀也比较深,还有设备投资。 |
问题7、预镀镍材料的应用场景有哪些?如果电池钢基带的价格大幅下降,可以替代不锈钢吗? 1、首先是动力电池类,第一是电池钢壳,第二是和电池钢壳配套的盖帽,第三是电池之间串联的连接片。 其次是消费类,比如说园林工具、电动工具等;应用比较窄的,如德力文具里的装饰条等。 2、预镀镍材料和不锈钢的材料性能不一样,应用场景也不一样,目前来看,不太可能替代。未来随着预镀镍材料性能的研发改进,也有可能会在部分应用场景替代不锈钢。 问题8、连续退火和罩式退火出来的产品品质有什么差异?效率或者成本差多少?后面扩产都会用连续退火吗?连续退火设备找谁买? 1、有细微差异。连续退火的温度均匀性更好,对应的基带表面镍铁合金层均匀度更高一点。 2、效率肯定是连续退火更高;单纯从能耗来看,费用大概差几百元。 3、以后再扩产基本上都会用连续退火。这也是国际市场的需求趋势。我们的预镀镍连退线目前是国内第一套,国际上像日本东洋基本都是采用连退。 4、这些设备都是我们自行设计的,然后找设备厂家生产制造。 问题9、预镀镍的难点在哪些?进入这个行业要多长时间? 1、第一个是电镀液配方,各家都有诀窍。第二个就是我们在前端连续化镀镍的过程当中,带速跟电镀温度、包括电镀液浓度的匹配,非常关键。第三个就是退火,要实现镀层的高度一致性。虽然说均匀度稍微有点偏差的情况下做成成品,绝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可以满足电池材料性能要求的,但是作为一个产品,客户对质量标准是有要求的,必须达到客户要求的标准才行,不能说能用就行。 2、要进入这个行业,前期开发和技术积累就不用说了,仅从客户验证到设备投资就是两年以上的时间。前期的那个积累要多久,或者说团队要搭建多久,还要看自身的实力。 问题10、国内做电镀的公司挺多的,他们会不会进入这个行 |
业? 做表面处理的企业确实很多。普通的电镀工艺,国内实际上很成熟了,但是要能达到锂电池应用场景,达到客户指定的几个关键点,就是镀镍的均匀性,镍层的致密性,镍接近核心层的深度,镍铁的拉脱力等这些关键指标,只有我们这种大产线才能做得到。 问题11、这个行业的技术迭代快吗? 技术迭代应该不会那么快,这是产品特性决定的。现在需求的功能就是这个样子,比如4680,只是把这个尺寸放大,对于我们来说,还是一个容器跟满足功能的结构件,所以应该还是相对会稳定一点。 我们在建设2万吨预镀镍募投项目产线的同时,也建设了一套很小的实验线,用于新材料、新技术的研发、验证,目的就是我们要领先技术迭代。我们会考虑一些技术上更前沿的,从理论、到小试、到中试的这个方式来实现这个技术迭代的过程。 问题12、大圆柱是不是会更简单点?对于镀镍环节,大圆柱和小圆柱难度上有区别吗?镀层的厚度是不一样的吗? 1、从技术角度来说,电池就是怕沙眼,就是怕那个生产过程中的缺陷。放大尺寸后,大圆柱电池的壳体厚度更厚,对材料缺陷的容忍度相对会更高。这个材料的品质,更多的是需要钢厂来保证。 2、大圆柱和小圆柱从冲制环节来看技术工艺上没有太大的区别,关键看冲床的精度。 3、关于镀层厚度,每种产品的规格不一样,每个厂家的要求也不一样。现在大圆柱都在开发过程当中,镀层的要求还没有一个准确统一的标准,但只要镀层厚度在10μ以内,我们都具备这个能力。 问题13、2023年预镀镍出货量大概是多少?需求呢? 1、具体出货量要看市场需求。我们按照2万吨产能做过测算,如果三季度具备满产条件,加上上半年爬坡阶段的产量,差不多产量在1.5万吨左右。如果按照连续生产、最高6万吨能力计算,全年产量3.5万吨左右。我们首先要具备这个满产能力,然后再看市场需求。 |
2、2023年的需求目前比较难估计。2021年是20万吨左右的需求,我们原来估算每年都以均匀速度递增,到2025年差不多60到70万吨需求,但实际上2022年下半年消费电子类市场需求下滑比较大,动力电池推广、落地也没有预期的那么快。我们希望2023年经济尽快复苏,消费电子类市场恢复增长,动力电池需求在下半年能够放量。 问题14、现在的预镀镍全球供给大约是多少? 我们之前统计过,目前全球的供给量大概在20万吨多一点的水平。2021年,消费类需求很火爆,供不应求的局面维持了一段时间;2022年下半年消费类下滑的比较厉害,供求紧张关系得到了一定的缓解。预计到2025年,随着大圆柱电池的加速扩张,到时候供需关系应该更紧张。 问题15、2023年的客户结构是怎样的? 肯定是以我们已经第一阶段验证通过的这些客户为主,比如LG、无锡金杨、东山精密等。其他一些消费类的厂家已经供应了。 |
附件清单(如有) | 无 |
日期 | 2023年1月16日 |
标签:
连续退火
建设周期
市场需求